不识时务什么意思?不识时务四字成语意思解释、出处


不识时务的意思、 不识时务的成语解释、出处

成语名称:不识时务

成语拼音:bù shí shí wù

繁体写法:不識時務

成语注音:ㄅㄨˋ しㄉㄧˊ ㄕㄧˇ ㄨˋ

意思解释: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物或形势。形容人缺乏洞察力,不能把握时代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。

字义分解:“不”表示否定;“识”是认识的动词;“时”指的是时间、季节,也可以引申为时机、时代;“务”则是事务、任务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中记载了毛遂自荐的故事,其中提到“公等碌碌,所谓因人成事者也。吾闻骐骥之马,不与驴骤走;鲁仲连、孟轲之徒,不与众人言是非。此乃其势也。若使鸡雉(zhì)与凤凰翔舞,日与月争光,是何可得哉?先生留!赵国于危亡之中,而公不忧,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,强公牛耳,今日之事,系公子一身,公子不可辞也。”后来人们从这段话中提炼出了“不识时务”这个词组。

感情色彩:贬义词。

成语结构:偏正结构。

成语语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
成语用法:常用来形容个人对当前的局势和趋势没有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能力。

使用场景:在批评某人对政治、经济或其他领域的发展缺乏敏感性和理解力时使用。

成语寓意:告诫人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时,要能够敏锐地感知到时代的脉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,与时俱进,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并取得成功。

成语故事:战国时期,秦军围困赵国的都城邯郸,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。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请缨随同前往。到了楚国后,平原君向楚王说明联合抗秦的重要性,但楚王犹豫不决。这时,毛遂挺身而出,用雄辩的口才说服了楚王,最终达成了合纵联盟。事后,有人评价那些未能及时支持毛遂的人是不识时务之人。

近义成语:不明大势、不知就里、不合时宜、不识局面、不识好歹。

反义成语:审时度势、明察秋毫、洞悉世情、高瞻远瞩、深谋远虑。

成语辨析:与“时不我与”相比,“不识时务”强调的是对当前形势的认识不足,而不是感叹时间的流逝。

记忆技巧: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来记住这个成语,比如想象一个人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却茫然不知所措,就可以联想到他可能就是“不识时务”的代表。

成语接龙:时过境迁


Tag: 不识时务四字成语 时间:2024-08-12 21:26:07